两岸视听业界人士北京共话青年合作发展
中新网北京10月26日电(记者 刘玥晴)“大陆产出了非常多优秀的剧集、综艺和纪录片,节目官方可根据台湾网友的兴趣点,将精彩片段剪辑成短视频在网络上发布,吸引更多岛内年轻人观看。”北京恒银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长、台胞黄靖轩25日如是说。
当天,2024海峡两岸视听业界青年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,近90位两岸业内人士与会探讨青年合作发展。

10月25日,2024海峡两岸视听业界青年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,两岸青年探讨合作发展愿景与做法。中新网记者 刘玥晴 摄
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理事长李秋芳在致辞中表示,近年来,两岸视听业界合作突出青年主体、重在专业实操,期待两岸青年借助本次研讨会,畅谈合作愿景和有效做法,促进两岸视听行业融合发展。
台北市影音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仲祺表示,两岸合作可使台湾视听业界青年从中获得养分和发展机会,期待更多年轻人通过开发创作影视作品,认同、守护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。
圆桌会议环节,芒果TV《声生不息·宝岛季》总撰稿人张丹阳分享了自己参与节目制作的经历。“这几年有许多台湾高校传媒相关专业学生过来实习,他们为节目在岛内播出提出了大量建议。”她指出,时代金曲能引发两岸同胞共鸣,未来一定会有更多高质量音综,见证华语乐坛发展。
据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、上海五岸传播有限公司国际发行项目经理武彤阳子观察,中华美食类节目很受台湾观众欢迎。“一道菜、一种小吃都是有力量的,它们是两岸民众生活通的部分、共情的点。”她说。
“学生们交流碰撞出的创新火花特别宝贵,两岸高校间的合作一定要多多落地。”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赵晖建议,两岸视频平台、传媒机构、制作公司、行业协会为学生提供更多拍摄和录制资源,把中华美学展示给全世界。(完)
传媒观察 | 优酷春节报告:大屏观看时长上涨30%,传统文化节目成年轻人“节日细糠”
首个“非遗版”春节,洋溢着的不仅是大街小巷的人间烟火气,更有影视好内容给年味加足“佐料”。2月5日,优酷发布《2025春节数据报告》。数据显示,1月22日(农历小年)至2月2日(正月初五)期间,用户观看时长环比提升18.82%,其中七成以上时间使用大屏观看,追剧观影刷综艺依然是打工人假期的“必选动作”,传统文化节目成为不少年轻人首选的“节日细糠”。
大屏回归家庭场景
春节假期再现“错峰观影”
报告显示,春节期间用户观看总时长超11亿小时,智能电视、投影仪等大屏设备观看时长环比上涨30%。40岁以下用户中,近70%的观看时间通过大屏完成,40岁以上群体大屏使用率更超过八成。\”这与春节期间家庭团聚场景增多直接相关。\”优酷工作人员分析称,大屏设备正在重塑\”客厅文化\”,阖家团圆下的“众乐乐”要胜于一人独享的“独乐乐”。
春节期间,熬夜的人少了,早起的多了。观看时段方面,移动端观看峰值出现在21点,大屏端观看峰值出现在19点。在大屏端,上午9点30分成又一观看新高峰,这也与社交媒体上的网友动态形成呼应,不少人笑称:“没有人能在老家睡上完整的懒觉!”此外,下午14点至16点期间也较平日有所增多,折射出假期作息调整带来的\”错峰观影\”现象。
年轻人集体“补作业”传统文化节目成“节日细糠”
内容消费上呈现\”新老交融\”态势,综艺晚会、剧集、电影依然最受观众喜爱。剧影方面,《乡村爱情17》延续国民IP号召力获观看量最高,《异人之下之决战!碧游村》《边水往事》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观看量名列前茅。经典剧集《甄嬛传》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《西游记》持续发挥\”电子年夜饭\”功能,成为阖家欢必看电视剧。受贺岁档影片带动,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《封神第一部:朝歌风云》“唐人街探案系列”进入优酷电影频道观看top5。
值得一提的是,传统文化节目成为不少年轻人首选的假日“精神食粮”,《圆桌派7》《百家讲坛-易中天品三国》观看时长同比提升16%以上,《闪耀吧!大运河》《第一人称复数》进入全站节目榜单top20。
地方春晚中,辽宁卫视春晚以绝对优势夺得收视冠军,观看量超1亿人次。语言类节目依然是观众最爱,郭冬临主演的小品《拜见岳父大人》成为优酷热度最高春晚作品,冯巩的经典出场台词“我想死你们了”也让弹幕量升至峰值。浙江卫视的越剧春晚则为观众奉上一场文化盛宴,越剧演员陈丽君带来的经典唱段《断桥·下山》和《我的大观园·谁是知心人》获得网友一致好评。
豫鲁苏热度最高
地域偏好凸显文化基因
观看地域分布上,家族文化浓厚省份从平台观看量可窥知一二,河南、山东、江苏、河北、广东五省排名前五。此外,受春节返乡等多重因素影响,二三线城市观看时长提升明显,五线城市大屏端观看占比最高,达23.66%,一线城市仅占5.8%。
优酷工作人员介绍,去年针对老年人推出的“银发剧场”也在春节期间获得更多用户使用。“银发剧场不仅在内容推荐、界面操作等方面更符合‘银发族’的偏好和习惯,还开创性地将‘大字模式’应用到剧场作品的字幕中,辅以高频补偿+人声增强+动态范围调整”的长辈音效功能,有效提升观影体验,让全家老小可以一起在假期快乐追剧。”截至2025年2月5日,银发剧场已有超300部、10000集以上的大字幕影视作品,并以每月100集左右的速度持续扩容,涵盖电视剧、电影、纪录片、少儿等多个类别。”
来源 广电视界公众号
编辑 景诗瑶
二审 冯路玉
三审 陈发文
大屏观看时长上涨30%,传统文化节目成年轻人“过年大餐”
2月5日,优酷发布《2025春节数据报告》。数据显示,1月22日(农历小年)至2月2日(正月初五)期间,用户观看时长环比提升18.82%,其中七成以上时间使用大屏观看,追剧观影刷综艺依然是打工人假期的“必选动作”,传统文化节目成为不少年轻人首选的“节日细糠”。
大屏回归家庭场景 春节假期再现“错峰观影”
报告显示,春节期间用户观看总时长超11亿小时,智能电视、投影仪等大屏设备观看时长环比上涨30%。40岁以下用户中,近70%的观看时间通过大屏完成,40岁以上群体大屏使用率更超过八成。“这与春节期间家庭团聚场景增多直接相关。\”优酷工作人员分析称,大屏设备正在重塑“客厅文化\”,阖家团圆下的“众乐乐”要胜于一人独享的“独乐乐”。
春节期间,熬夜的人少了,早起的多了。观看时段方面,移动端观看峰值出现在21点,大屏端观看峰值出现在19点。在大屏端,上午9点30分成又一观看新高峰,这也与社交媒体上的网友动态形成呼应,不少人笑称“没有人能在老家睡上完整的懒觉”。此外,下午14点至16点期间也较平日有所增多,折射出假期作息调整带来的“错峰观影\”现象。
年轻人集体“补作业”,传统文化节目成“过年大餐”
内容消费上呈现“新老交融\”态势,综艺晚会、剧集、电影依然最受观众喜爱。剧影方面,“精神年货”《乡村爱情17》延续国民IP号召力获观看量最高,热播剧《异人之下之决战!碧游村》《边水往事》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观看量名列前茅。经典剧集《甄嬛传》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《西游记》持续发挥\”电子年夜饭\”功能,成为阖家欢必看电视剧。受贺岁档影片带动,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《封神第一部:朝歌风云》“唐人街探案系列”进入优酷电影频道观看Top5。
传统文化节目成为不少年轻人首选的假日“精神食粮”,《圆桌派7》《百家讲坛-易中天品三国》观看时长同比提升16%以上,《闪耀吧!大运河》《第一人称复数》进入全站节目榜单Top20。
地方春晚中,语言类节目依然是观众最爱,郭冬临主演的小品《拜见岳父大人》成为优酷热度最高春晚作品,冯巩的经典出场台词“我想死你们了”也让弹幕量升至峰值。浙江卫视的越剧春晚则为观众奉上一场文化盛宴,越剧演员陈丽君带来的经典唱段《断桥·下山》和《我的大观园·谁是知心人》获得网友一致好评。
豫鲁苏热度最高,地域偏好凸显文化基因
观看地域分布上,家族文化浓厚省份从平台观看量可窥知一二,河南、山东、江苏、河北、广东五省排名前五。此外,受春节返乡等多重因素影响,二三线城市观看时长提升明显,五线城市大屏端观看占比最高,达23.66%,一线城市仅占5.8%。
优酷工作人员介绍,去年针对老年人推出的“银发剧场”也在春节期间获得更多用户使用。“银发剧场不仅在内容推荐、界面操作等方面更符合’银发族’的偏好和习惯,还开创性地将‘大字模式’应用到剧场作品的字幕中,辅以高频补偿+人声增强+动态范围调整”的长辈音效功能,有效提升观影体验,让全家老小可以一起在假期快乐追剧。”截至2025年2月5日,银发剧场已有超300部、10000集以上的大字幕影视作品,并以每月100集左右的速度持续扩容,涵盖电视剧、电影、纪录片、少儿等多个类别。”
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
编辑/汪浩舟
标题:成年轻人观看免费
链接:https://yyuanw.com/news/sypc/43928.html
版权:文章转载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