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日报武汉客户端6月13日报道,13日凌晨,家住新世纪城市花园的于爸爸从马场角路人行天桥下来,发现被围困了好几年的岭脚湖公园7个月一夜之间被拆除。 上书“灵角湖公园”名的巨石,新涂红字,并配倚松迎客。 放眼望去,绿树成荫,花田彩虹,湿地风景如画。 没有围墙的阻挡,正是视野一览无余,将商圈、社区、街道无缝连接起来。
公园管理处主任向丽华回应称,升级为活力邻里公园的菱角湖公园已回归,拥有武汉首个专业极限轮滑赛道、武汉首个24小时无人值守篮球场、全塑跑道、生态科学湿地。 13日正式对外开放。
专业精神与科技感相结合,让运动场馆非常炫酷。
沿着唐家墩路进入公园,你的目光很容易就会被树林间色彩斑斓的网格所吸引。 “这是一条占地700平方米的丛林泵道,适合轮滑、滑板、小轮车等项目。” 岭脚湖公园改造项目经理韩鹏说,“我们专门设计了一系列不规则飞袋,运动员可以在合适的运动强度下绕圈滑行,练习多种技能。”
开园前,全国轮滑冠军王非奇受邀试用丛林泵,他说:“这些飞袋让我可以做一些创意动作,整体长度也比较合适。通过调整飞袋的中心,通过飞行袋的起伏重力,我可以达到更快的速度。” ”。
丛林泵道旁,一座名为“极限运动公园”的白色建筑映入眼帘。 里面包含各种斜坡滑梯和快速步行道,还有特殊的道具区。
“这是一个街头式轮滑场地,总面积1650平方米。” 韩鹏说,“与丛林泵道以好玩为主不同,这是武汉第一个作为专业极限轮滑赛道建设的场馆,它可以让运动员完成一些难度大、技术性强的动作,未来,还将举办极限轮滑、滑板、小轮车等极限运动项目。” 王非琪现场完成了“龙尾摆”式的轮滑动作,并称赞道:“非常好,适合各个阶段的选手练习,尝试一些有思想的路线和动作。”
不仅建设了这些创新的体育设施,升级后的菱角湖公园在群众体育设施建设上也做出了创新。 1820平米的篮球场,科技感十足。 车顶为电动滑动天篷,可从中间向两侧打开,自由切换室内外模式。 这也是武汉首个24小时无人值守的篮球场。 场内设有两个标准篮球全场和两个标准篮球半场,以及专业看台。 据介绍,公园未来将引进国内外品牌IP篮球赛事,打造专属文体活动,建立球迷文化中心,赋予篮球新时代新的表达方式。
生态美考虑到普遍性极限篮球,整体设计非常贴心。
岭脚湖公园升级改造资金全部为自筹。 这是江汉区第一个社会融资建设的公园。 因此,在建设过程中,广泛征求了市民的需求和建议。 众筹众筹公园的最终目的是回归公众,满足全年龄段的需求,提升街区的整体活力。
除了考虑轮滑等新兴小众运动外,公园还煞费苦心改进大众流行的步行、跑步健身方式,在湖边铺设了蓝色塑料跑道。 这也是江汉继西北湖广场、长青公园之后的首个。 由区园林局承建的园区内第三条全塑跑道。 入口处的小广场和开阔的滨水平台非常适合老年广场舞爱好者,长颈鹿主题的儿童游乐区为周边居民遛孩子带来了便利。 这也是公园积极响应全民健身号召,在升级过程中打造15分钟健身圈的结果。
作为城市公园绿地5分钟服务圈的重要组成部分,岭脚湖公园一丝不苟地为城市增添生态之美,为市民提供绿色需求。 最大的亮点是湖中的两个岛屿。 其中之一在保持隔离和野性的同时增加植被,为鸟类和昆虫等多种生物留下生态空间。 另一个有白色连接栈桥,可供人们登岛。 并增设湖泊观景平台、湿地科普平台及设施。 人们可以在岛上进行部分活动,将其打造成集科普和观光于一体的湿地生态岛。 到了晚上,栈桥还亮起了灯光,让夜游增添了几分趣味。 对林下空间的巧妙利用,是为了在闹市区找到一种平衡动与静的方式,寻求城市与自然的紧密联系。 林下有轮滑、木道,森林公园内还增加了许多个性化的家居设施。 市民可以在公园内锻炼身体、午睡、交谈,或者开展大教室等自然教育活动,既适合生态活动,又适合休闲娱乐。
公园享有湖景。 眼前,一排排柳树碧玉丝带垂到湖边,夏荷已长出粉红的花蕾,精心点缀的花景散落一地。 正是夏季纳凉的好时节。 江汉区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秋季,新增的彩叶树将为公园染上一层层渐变的色彩,真正做到四季皆美。
岭脚湖公园改造过程中,在靠近唐家墩路的公园道路旁挖出了一块长约1.2米、宽30厘米的石碑。 上面清晰地刻着几个繁体字:世运界。 如今,这座一百年前“世界赛马场”的文物古迹,庄严地竖立在丛林泵道旁的一座亭子里,展示着新旧时代的传承,默默地诉说着重生的故事。城市的活力。
(长江日报记者黄雅婷、郭可盈拍摄,通讯员李凯:记者徐薇薇、实习生左子若)
标题:武汉首个专业极限轮滑赛道24小时无人值守篮球场
链接:https://yyuanw.com/news/gl/2486.html
版权:文章转载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